为什么总觉得只有自己在做家务?| 科学世界

  • Home
  • 福利库
  • 为什么总觉得只有自己在做家务?| 科学世界

认知偏差

你知道“认知偏差”这个词吗?认知偏差是指记忆或思考出现偏向和扭曲,也被称为“思维定势”。可能有人会觉得“我没有偏见,我思考问题总是很客观”。但实际上,许多人都在无意识中出现认知偏差。

例如,如果你觉得“只有我一个人在家里努力做家务”,这可能就是一种被称为“自我贡献的高估”的认知偏差。

2023年第12期的“偏见心理学”受到了读者们的好评。因此,在2025.5特辑中,我们将重点介绍上一期特辑中未能详尽阐述的内容,广泛探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认知偏差,并尽可能用易于理解的方式为大家解释。

只有自己在做家务?

做饭、洗衣、接送孩子,很多人会抱怨:“家务活总是我一个人在做。”而另一方则反驳:“不是的,我也有做家务,休息日我还负责做饭,上次也是我去接的孩子。”——这类关于家务分担的矛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。当需要两个人合作完成家务时,人们常常倾向于高估自己所做的贡献,这种现象就被称为“自我贡献的高估”。

心理学家苏珊·汤普森和哈罗德·凯利开展了一项研究,旨在验证情侣之间关于彼此贡献的评估偏差。研究中,受试者被要求评估自己以及伴侣在21个可能发生的日常事件中的贡献程度。研究结果揭示,受试者在绝大部分事件(19项)中都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贡献更高。

为了解高估自身贡献度的现象,研究者让受试者分别罗列出自己和伴侣在“策划双方的娱乐活动”“解决彼此间的争端”“批评对方”和“给对方带来不便”这4个方面的具体行为。研究结果显示,受试者列出自己行为的数量越多,他们对自己贡献度的评价越高。值得注意的是,不论事件性质是正面还是负面,这种高估自身贡献度的现象都普遍存在。

人们为何常觉得“自己比伴侣付出得更多”?汤普森和凯利的一系列实验结果揭示,相比于伴侣,人们更易于记住自己做过的事。这种记忆的偏差可能导致了人们对于贡献程度的评估出现了误差。

因此,不管发生的是好事还是坏事,人们往往都会高估自己在其中的作用。

我在的地方就会下雨?其他人也会有跟我一样的想法吧?自己拥有“超乎常人”的能力?......想知道更多更多潜藏在心里的思维定势吗?快来2025.5特辑“偏见大图鉴”一睹为快吧!